‧「我與博物館的光陰故事」百張回憶照片大募集活動
 文字:本館新聞稿、圖片:活動網站


「518世界博物館日」由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於1977年發起,這是對全球所有博物館特別的一天。今(100)年博物館協會將世界博物館日主題訂為「博物館與記憶」(Museum & Memory),係指博物館保存記憶且述說著故事,館所裡豐富的典藏品代表著豐富的自然和文化歷史故事。有些典藏品更是保存不易。期能透過這次活動讓參觀的民眾發現或再度喚起民眾對博物館展品的記憶。


教育部為518世界博物館日所訂主題為「我與博物館的光陰故事」,透過網路徵文活動,讓民眾寫下對16所社教機構的酸甜苦辣的回憶與心情故事,期望結合社會的力量一同響應,也一起回憶博物館的美好。[More]


 


博物館日(5月18日)
當日免費開放本館展示場、科學中心、植物園及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



100年5月14日至100年5月27日
觀眾持本館當日展示場票根和「光陰的故事--與博物館的美好回憶」活動DM可免費參觀植物園。

 

 

 

  清芬六出水梔子-山黃梔

山黃梔的花瓣六片,初開時白色,之後顏色會逐漸轉為金黃。

 



想念,是一種很玄妙的感覺,總在不知不覺的時候,因為肌膚,因為眼神,因為溫度,因為味道,或者根本不知道為什麼地開啟。


五月的天空,空氣中有著可以擰出水的溼氣,加上燠熱的高溫,讓人忘記和煦的春風其實才剛從人間走過,在這梅子由青轉黃的時節,不知從何而來的香氛突如其來地席捲而來,引領遊人思緒到內心深處最想念的地方。


《古今和歌集》中有一首這樣的和歌:「」(我想得到耳成山的梔子花,用梔子花染成布後,便會成為無耳無口,別人既聽不到我內心的戀情,也無法流傳我內心的戀情。)歌中的「」發音在日文中有兩個意義,一個是「梔子花」,另一個是「無口」。所以,梔子花所引發的思念,是一種說不出口的思念。


梔子花每朵花有六片花瓣,初開時為純白色,而且能剪下來放在瓶中水養,因此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廣動植之三》中便有:「諸花少六出者,唯梔子花六出。」的句子,陶真白有言:「梔子剪花六出,刻房七道,其花香甚。」宋朝詩人陸游《二友》詩:「清芬六出水梔子」。所以這個特徵似乎很早就有人注意到了,中國歷來是把它當作是與茉莉花、白蘭花一樣重要的香花。


臺灣山野中有一種野生的梔子花,每年暮春到初夏總是讓山林間瀰漫著濃郁香氣,當絲綢般的雨絲悄悄浸濕山客的薄裳時,香味也隨著濕潤的空氣經過口鼻擴散進人們的胸腔,隨著血液帶到大腦,振奮人們因為梅雨而帶來的鬱悶精神。臺灣原產的梔子花叫做「山黃梔」,拉丁文學名中的種小名jasminoides意思為「像素馨的」,便是比喻它的花芳香宛如素馨。植物園的山黃梔在蘭嶼區、中部低海拔區、南部低海拔區都有種植,此時正以一樹又一樹鑲嵌著銀白與金黃兩色花朵的墨綠樹叢吸引著人們的目光。不過對於園中的鳥兒來說,如此的香氛其實是一種提醒,雖然山黃梔的果實成熟時不會開裂,符合著日文中「」的境地,然而美味依舊讓鳥兒們無法忘懷,牠們正等著在花落果熟後來享用大餐呢!


私家秘密:
山黃梔(Cinnamomoum osmophloeum Kanehira,茜草科)
植物園栽植區域:蘭嶼區、中部低海拔區、南部低海拔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u 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